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我国铁矿石采购话语权或大幅提高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将在铁矿石这一大型战略矿产采购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通过回归市场供求决定价格,促进铁矿石采购合理运行,减少资本操纵、垄断控制等不利因素,推动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7月25日上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是提升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注册信息显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19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注册地为河北省雄安新区启动区中顾家一区。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姚林,总经理郭斌。
承担着整合国内外铁矿资源的重任。
相关资料显示,作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新成立的首席执行官,姚林和郭斌都是钢铁行业近30年工作经验的“老铁”。
姚林长期在鞍钢集团任职,先后担任鞍钢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30余年。郭斌于1994年加入宝武集团的前身之一宝钢集团。历任宝钢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宝钢集团副总经理、宝武集团副总经理、WISCO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等职。28年了。
注册信息显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开采、金属矿石销售、采购代理服务、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等。
据介绍,早在2020年左右,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就已经开始筹备。组建形式类似于2021年底成立的中国稀土集团。由国资委(SASAC)直接监管的多家中央企业出资。出资方多为从事矿产或钢铁业务的企业,或涉及中铝集团、中国宝武集团、五矿集团等。目前,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注册信息尚未显示股东构成。
对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的背景,自然资源部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贵生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其中铁、铬、铜、锆、金、钴、镍、铝等矿产在我国处于短缺状态。构建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链已成为保障中国资源安全的核心任务。
“为推动矿产资源行业和矿山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杨贵生表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要在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和国家授权下,坚持市场导向,按照法律规定和国际惯例运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综合矿产资源服务企业。
在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庆看来,中矿集团的重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集中采购海外铁矿石资源,另一方面整合开发国内矿山资源。相对于以前国内矿山资源相对分散,尤其是中小型矿山的情况,成立专业化的矿产资源集团,对于铁矿开采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肯定更有力,也更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
2020年11月以来,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实际上吞噬了钢铁行业的利润。去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上涨,铁矿石采购成本可以抵消一部分。今年以来,钢企普遍面临利润率走低的现状。
“5、6月份达到负利润区间,7月上半月也是负的。现在有一些修复,但是行业整体情况很被动。”王国庆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在此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对铁矿石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迫切需要整合一个集中采购平台。
或者大大提高海外矿产资源供应能力。
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钢协党组书记、执行会长何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海外铁矿石资源开发集团,统筹海外资源,稳步推进海外资源开发利用,尽快形成有效供给能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铁矿石总需求为14.22亿吨,其中进口量高达11.24亿吨,占总需求的近八成。
很多意见认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是国家层面组建的海外铁矿资源开发集团,将统筹海外矿山投资业务,稳步推进海外资源开发利用,尽快形成有效供给能力。
近年来,一些中国钢企开始寻求在海外布局铁矿石资产。企业先后参与的一些矿山涉及秘鲁、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几内亚、刚果、喀麦隆、哈萨克斯坦等地区。
“为保证铁矿石供应,中国企业开发利用海外铁矿石资源,通过投资铁矿石开发项目增加权益矿供应。这无疑有助于企业完善多元化的进口供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进口铁矿石价格。”杨贵生说,但是,中国钢铁产量巨大,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仍然很高。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和开发布局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铁矿石供应局面。
“海外收购或合资开采矿山需要巨额前期投资,开采时间相对较长。”王国庆还表示,与此同时,海外矿山的供应稳定性会受到东道国当地政治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家的政权更迭可能导致不可持续的权利和利益。此外,地下资源的开发往往面临当地环境资源监管的风险。
但总体来看,海外矿山布局仍是大势所趋。虽然我国铁矿石储量大,但铁矿石品位低,产量增速远不及钢产量增速,这也是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始终处于高位的原因之一。建立统一的海外矿产资源整合平台,有利于大幅提升海外投资过程中的合作谈判能力、资金实力和海外项目管理能力,对我国铁矿石资源的长期储备形成有效布局。
有望扭转铁矿石采购定价机制。
长期以来,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由于国内资源严重短缺,长期依赖国外进口,中国在铁矿石原料采购方面一直缺乏定价话语权。
世界钢铁协会的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铁矿石进口数量上升至16.58亿吨。其中,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高达11.70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70.57%,也是澳大利亚、巴西等国铁矿石的最大买家。
近年来,国内钢铁行业海外铁矿石原料采购的定价机制不断调整,但中国企业在定价上的相对弱势并没有根本改变。
“与国际四大矿业集团相比,国内钢企比较分散,现有的采购机制不利于提高定价能力。”王国庆认为,早些年,铁矿石定价主要采用谈判机制,由宝钢或中钢协为代表的钢铁企业牵头,与四大矿山为代表的供应商谈判。因为市场整体供不应求,四大矿山的话语权很强。从2013年前后开始,铁矿石定价机制逐渐演变为指数定价。在这个过程中,四大矿山也在扩大产能,导致铁矿石价格不断下跌。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似乎在增加。而一旦四大矿山产量被控制或者出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市场就会供不应求,原料采购价格就很难控制。
王国庆说,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四大矿山可以控制资源的开采和交付速度,从而影响价格;另一方面,指数定价是根据上一季度或月度价格计算出来的,是根据矿企报价和钢企采购价格计算出来的。矿山企业有通过减产进行调控的能力,所以价格机制还是更多的体现了矿山企业的利益。
“如果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以平台采购的形式作为单边制度进行谈判,将使国内各类钢企获得统一定价。同时,巨大的采购量也有利于降低铁矿石原料的采购价格。综合来看,国内铁矿石供求关系肯定是可以改善的。”王国庆说。
杨贵生还表示,由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是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综合服务企业,也将在铁矿石这一大型战略矿产采购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将进一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推动铁矿石采购回归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合理运行,减少资本操纵、垄断控制等不利因素,以其在矿产资源领域统筹各方有利资源的独特优势,推动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您可能还喜欢:
- 猜您喜欢